《声音的变化》的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相同的物体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2)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3)引领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基本的观察实验方法,学会用语言描述和文字记录听到的各种声音。 (2)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3)学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逐步养成学生仔细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求真的态度,。 (2)乐于倾听他人的发言,善于与同伴沟通。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区分、鉴别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并加以归类。 教学难点:对声音的高、低、强、弱加以区分和鉴别。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游戏“猜猜我是谁?” (2)引出课题。(听听声音)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入手导入新课,可以放松学生紧张的情绪,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探究活动 (一)倾听、感受声音。 (1)你宁静地全神贯注地倾听我们教室内外的声音吗? (2)沟通:你刚才听到哪几种物体发出来的声音?你还知道哪些声音? (3)为声音分类。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周围环境入手,经历对周围的各种声音进行观察的过程使学生感觉生活中离不开声音;通过学生模仿声音让学生更直观的接触声音。) (二)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 (1)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使物体发声。 (2)你能用桌子上的不同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吗?我们分组来玩玩,在玩的过程中要想办法让它们发出不同的声音来。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边说边做) (5)小组活动给声音分类。 老师参加小组活动:声音分别是由哪些物体发出的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液体、固体、气体 (6)汇报,小结: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 (设计意图:经历使固体、液体、气体发出声音的设计和观察过程,鼓舞学生实行多种方法对各种物体产生的声音进行观察。) (三)分辨声音的变化。 (1)分辨声音的大小(强弱)变化 通过拍手活动,分辨声音的大小。 (2)分辨声音高低的不同 通过敲鼓、弹琴等分辨声音的高低。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鉴别各种不同的声音以及声音的大小、高低等。) (四)再次验证声音的变化。 (1)讨论打击力度不同音叉发出的声音。一个同学敲,其他同学宁静地把耳朵向中间凑听。 (2)完成记录单一 我听到的’声音”记录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