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设计《峡江寺飞泉亭记》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学会抓重点词句分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方法。 3.体会本文率真自然,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见教学目的 3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疏通文意。 一、导入新课 峡江寺,在广东清远县峡山上,山上有飞瀑,而寺中飞泉亭就是便于观瀑而受清代著名诗人袁枚赞扬的。今日我们一同感受在亭中于“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中观瀑的情趣。 二、简介作者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名)清代人(时)浙江钱塘人(地)清代诗人,评论家。他继承了明代“公安三袁”的文学思想,主张诗文创作不要抄袭古人贵在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评)代表作《小仓山房诗文集》(作) 三、疏通全文 1、将课文注释中的拼音写在书上相应的字上。 2、生齐读课文,师指名朗读节奏。 3、结合课文注解疏通文意,注意以下词句。 则飞泉一亭为之也:那是飞泉一亭造成的啊! 凡人之情:凡:大凡。情:事情。 势不能久留:势:势必。 他若匡庐:他:其他。若:像。 而游者皆暴日中:暴;通“曝”,晒。 虽欢易别;虽然欢欣,却易分别。 而磴级迂回:而:可是。 飞瀑雷震:雷震:震响如雷。 八窗明净:八窗:八面窗子。 闭窗瀑闻:瀑闻:能听到瀑布声。 以人之逸,待水之劳;以人的安逸,等待瀑布的辛劳。 顷之:过了一会儿。 又复大作:又更大起来。 唯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只是他日我的魂梦,也许会飞来罢。 四、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进一步理解课文。 2.比较本文与二十二课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略) 二.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已经观赏过许多瀑布了,是什么使他留恋峡江寺舍不得离去? 明确:因为有飞泉一亭。 2.第二段中提到了几处别处的瀑布?为什么要写别处的瀑布? 明确:五处。用别地观瀑的艰难对比衬托峡江寺飞泉亭观瀑的舒适欢娱。 3.第三段写登山经过“奇”在哪里? 明确:“奇”在“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有三奇树。”“根分而枝合。” 4.在第四段写飞泉亭观瀑中,你最喜爱哪一句?简要说明。 5.第五段进一步从什么方面描写飞泉亭观瀑的乐趣? 明确:从听觉写“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吟咏之声”,“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6.第六段主要写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