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自从《我的叔叔于勒》进入初中语文课本以来,菲利普夫妇就被贴上醒目的标签自私、冷酷、贪欲、唯利是图、倾慕虚荣的资产阶级小市民,几十年来替整个西方资产阶级背着一个超大号的黑锅任人口诛笔伐,既无招架之力,更无还手之功。千古奇冤比窦娥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们的生活很拮据,这样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方式。菲利普夫妇都是小人物,挣的钱不多;样样 dou 要节约,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这样的生活又有几个人没经历过呢?人们工作辛苦,加班加点,挣钱不多,可失业的危险还是如影随形;人们并不认为节约是美德,可是又不得不把一分钱掰两半花;人们懂得礼尚往来,可又最怕人家婚丧嫁娶的请帖。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们何尝不知道呢?但他们有什么办法呢? 他们不是自私的。于勒行为很不端正,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使得我家的生活雪上加霜,几乎陷入绝境。注意是于勒侵占菲利普的财产而不是菲利普侵占于勒的财产侵占别人财产的人理直气壮,被侵占的人反倒被判自私,还有没有天理呀! 他们不是冷酷的。万般无奈之下根据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当兄嫂的已经仁至义尽了,怎么就冷酷了?难道仅仅因为于勒不务正业变成无产阶级就要无条件地被他拖垮吗?难道为了收养再次变穷的于勒就要葬送女儿的终身大事吗?我们的道德评价很奇特:对好人根据圣人的标准来要求,求全责备;对坏人大讲什么浪子回头金不换,极其宽容,造成好人难做。再看看我们身边吧,有多少亲弟兄为了争夺财产反目成仇;有多少人自己华衣美食,父母却得不得赡养,甚至被弃置不顾对比他们,我们又怎能苛求菲利普夫妇! 他们不能算贪欲、唯利是图。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他们确实有点过分,但这仅仅是计划而已,好比镜花水月,距离变成现实何止十万八千里。对于一个生活拮据、地位低下的普通小职员家庭,这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想望也应该无可厚非吧?(那些买彩票的想用 2 元钱去博取 500 万,这才是贪欲;那些想自己的股票天天涨停大赚特赚才是贪欲;那些贪污亿万民脂民膏的家伙才是贪欲;那些梦想全国每个人给我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