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的教学设计(通用 3 篇) 《麻雀》的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的内容,抓住老麻雀的神态、动作体会爱的伟大,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爱的力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三)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着重理解课文第 4、5 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老师为学生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让学生回忆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 (这篇课文围绕麻雀描写了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亲眼看到大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在大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事情。)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学生读课文第 1、2、3 自然段,让学生想一想这件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课文第 1、2、3 自然段是故事的开始。猎狗随我打猎归来途中,突然放慢了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我在这时,看到从巢里掉下来一只小麻雀。) 2、指名学生读课文第 2 自然段,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这里野物指什么?作者用突然和嗅引出了小麻雀,自然、合理老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嗅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因为是猎狗,所以,无论是听觉,还是视觉,都自然会对野物有着特别的敏感,为学生理解后面的课文中猎狗想吃掉小麻雀打下基础。 (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中的野物指的是小麻雀嗅的意思是闻,用鼻子辨别气味。) 老师可以补充解释嗅,一般习惯用在动物身上。比如狗、猫等。 3、学生默读课文第 3 自然段,然后,想一想我看到了一只什么样的小麻雀,用笔在书上画下描写小麻雀动作、外形的句子。 (①我看到这样一只小麻雀: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②描写小麻雀动作的句子: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③描写小麻雀外形的句子: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 4、老师可引导学生反复读一读这些句子,对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中的呆呆地和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中的无可奈何,要让学生说一说在句子中的意思,深化理解这两个词语在课文中的作用。接下来,让学生想一想从描写小麻雀动作和外形的句子中,我们能看出什么。 (①一只小麻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