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4-2015 学年高中语文 第 3 单元 单元写作导航达标巩固 新人教版必修 1一、素材积累鲁迅——孤独的孺子牛鲁迅时时都在“横眉冷对千夫指”,却始终不忘“俯首甘为孺子牛”。面对白色恐怖,他不顾自己的安危,担心的是革命青年;面对战友的离去,他虽感苦闷,但依然奋起,用笔端来叹息劳苦大众的命运。(蔡东兴)彷徨过,呐喊过,鲁迅用他的一生精彩地诠释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幼年丧父,家道中落,东洋学医,弃医从文,鲁迅在人生一次次转折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他总是在无畏地前进着,从不回头。鲁迅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的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胸中,一吐为快。怨恨的对象是谁呢?礼教、制度、传统、政府,全成了他泄愤的对象。也许鲁迅先天的有一点“刀笔吏”的素质,为文极尽尖酸刻薄之能事。作为一个文学家,他一腹牢骚,一腔怨气,却不乏一套积极的思想,难能可贵的是他不变的决心:为革中国人“劣根之源”的永恒追求!鲁迅逝世前不久,写过一篇短文,他在文里有一句话奉劝青年们,“切莫作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为信念而追求是鲁迅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巴金——生命如此厚重伟岸的巴金,以他卓越的人品、文品,屹立在中国文坛,存活于人们心中。他留给我们的财富,是以数字无法计算的,是以金钱无法买到的,是以文字无法表全的。文坛,因他而生辉;国家,因他而美丽;人民,因他而自豪。在 20 世纪下半叶,他重提了“良心”这一概念。加之高龄,遂成为华夏又一世纪老人。世间所有事,三言两语即可言明了。巴金伴随中国走过了一百年,然而他却是当代中国活得最痛苦的老人之一,不仅因为病痛,更因为他沉浸在噩梦般的恐怖之中,解剖自己、指责自己、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曾经有过的民族劫难。这个敢讲真话的温顺老人,以他的真诚和 80 年的文学创作生涯,印证了一句话:“把心交给读者”。穿越一个世纪,见证百年沧桑,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适用话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真题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