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 2014 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 五个地区学案一、课前学习请同学们在上课前做好《赢在 高考》第 162 页的“自主整理”。二、考点探究考点: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难的非洲、极地地区例题 1(2010 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图 3 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 增至 500mm 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 左右。据此完成⑴~⑶题。1.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2.解决该区域 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 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 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变式训练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图 3 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 题。1.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2.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 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叶面宽大,多气孔3.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A.干流流速缓慢 B.峡谷险滩广布 C.支流短小急促 D.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例题 2(2010 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37)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古马里是 13 世纪-16 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图 12 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材料二 N 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 N 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表 3 表示 N 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1)指出尼日尔河从 P 点到 Q 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2)比较甲、乙两地 6—8 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3)简述在 N 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 答案:(1)变化趋势,水量减少。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2)主要差异:甲地降水 量明显大于乙地.原因:甲地受来自西南气流和沿海暖流影响,地处山地迎风坡,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明显,降水丰富;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