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堂专题实验公开课的实践与体会 沪教版-沪教版高中全册化学论文

一堂专题实验公开课的实践与体会 沪教版-沪教版高中全册化学论文_第1页
1/5
一堂专题实验公开课的实践与体会 沪教版-沪教版高中全册化学论文_第2页
2/5
一堂专题实验公开课的实践与体会 沪教版-沪教版高中全册化学论文_第3页
3/5
一堂专题实验公开课的实践与体会 上海南汇中学 (201300) 王辉2005 年 12 月笔者有幸上一堂专题实验公开课:《常温下 1mol 氢气体积的测定方法》,通过这次实验公开课,本人深切体会到以实验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证明了脚踏实地地开展化学实验是实践新课程的一种重要途径。现将本堂实验公开课作一简单介绍并略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测定常温下 1mol 氢气体积的原理二、测定过程中要考虑哪些因素?1、温度和压强(怎样影响气体体积?)。2、镁带称量的准确性(如何解决?)。3、氢气的体积测量的准确性(如何解决?)。4、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如何验证)。三、实验装置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测量装置装置一:直接测气法1、在试管中放入 40mg 左右无氧镁带,注射器中吸入 3mL4mol/L 硫酸,再与针头连接旋紧。2、调节右边连通管使两边液面水平,并记录量气管内液面初始刻度 V1mL。3、将注射器内酸液注入试管内,随着镁带与硫酸反应,调节连通管内液面,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记录量气管内液面终止刻度 V2mL。则产生的 H2的体积为:V=(V2-V1-3)mL。4、计算室温下 1mol 氢气的体积并分析该实验误差是正误差还是负误差,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装置一装置二:间接测气法(排液法)1、在试管中放入 40mg 左右无氧镁带,注射器中吸入 3mL4mol/L 硫酸,再与针头连接旋紧。2、将注射器内硫酸注入试管内,反应结束后冷却到室温记录量筒液体体积 VmL。则产生的 H2的体积为:V(H2)=(V-3)mL。4、计算室温下 1mol 氢气的体积并分析该实验误差是正误差还是负误差,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装置三:测气管测气法1、用铜丝系住镁带,向测气管中注入 3-4mL4mol/L硫酸尽量不使酸液沾在管壁上(想一想如何操作?),2、再向测气管沿管壁注入水尽可能不使底部酸液搅动扩散,加水至管口。3、将镁带浸入管口的水中,部分铜丝留在管口外,加上单孔橡胶塞使铜丝固定,孔中注满水。4、用手指堵住橡皮塞孔,倒转测气管并将管口浸没在500mL 烧杯的水中,随着酸液下沉镁条和酸反应。5、镁条全部和酸液反应后,冷却到室温再调节测气管使管内外水面相平齐,读出 H2的体积。6、计算室温下 1mol 氢气的体积并分析该实验误差是正误差还是负误差,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装置四:微型实验测气法1、在青霉素瓶内 20-24mg 左右的无氧化膜装置三装置二镁带,在注射器内吸入 1mL4mol/LH2SO4, 再与针头连接旋紧,调节右侧输液皮条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堂专题实验公开课的实践与体会 沪教版-沪教版高中全册化学论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