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礼仪故事【五篇】 1.中华传统礼仪故事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一个非常知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即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尊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慧,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2.中华传统礼仪故事 孔融让梨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慧,也特别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和睦。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很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乐道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内心很欢乐,心想:别看这孩子刚才四岁,却懂得应当把好的东西留给他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成心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何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龄小,应当拿个最小的,大的应当留给哥哥吃。”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当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当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此后必定会很有出息。” 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时是一种尊敬,是一种宽容,是一种贡献,是一种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救援药。我们要像孔融那样,尊敬师长尊敬同学,他的道德是我们从小就应当学习的。他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和睦,作为学生的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这类美德,这样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为美好。3.中华传统礼仪故事 杨香扼虎救亲 杨香扼虎救亲是一个中华传统礼仪故事。 杨香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有一天,她跟着父亲杨丰到田间去收割庄稼。两人刚走到半路上,突然跃出一只大老虎,咬住杨香的父亲便往回跑。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她临危不惧,一心只想着被老虎拖走的父亲,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她舍命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