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卑视管理所遇到的困境分析内容摘要:本文从理论上对价格卑视的概念、分类及其福利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以电信业、电子商务和民航业为例考察了价格卑视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最后,分别从价格卑视界定的困难、福利结果的不确定性、多维度的价格卑视以及法律法规的欠缺等四个方面深化剖析了价格卑视进行规制时所面临的困境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价格卑视福利分析规制 根据泰勒尔的表述,当两个单位的同种实物商品对同一消费者或不同消费者的售价不同时,就可以说生产者在实行价格卑视。假如消费者之间的价格差别恰好反映了供应这些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差别,就可以被认为不存在价格卑视。 价格卑视理论 价格卑视通常被分三类:第一类是一级价格卑视,又称为完全价格卑视。在一级价格卑视的情况下,生产者确切地知道每个消费者同意支付的价格或其需求函数,并且能够成功地阻止消费者之间的套利行为,此时生产者拿走了所有的消费者剩余。第二类是三级价格卑视。在三级价格卑视的情况下,生产者可能观察到某些与消费者偏好有关的信号,比如年龄、性别、职业、所在地等等,并利用这些信号进行卑视。三级价格卑视方案从形式上看是多市场垄断者定价问题的一个特例。第三类是二级价格卑视。在关于个人偏好的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生产者可能通过消费者的自我选择机制来实施二级价格卑视。二级价格卑视和三级价格卑视的共同之处就是生产者都不能完全地榨取消费者剩余,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三级价格卑视利用了关于需求的直接信号,而二级价格卑视是通过消费者对不同消费组合的选择来间接地在消费者之间进行选择。 分析价格卑视的福利效果时需要注意拥有市场势力和垄断定价权力是厂商实行价格卑视的前提条件,因而对价格卑视的福利分析是同垄断定价时的统一定价相比较。假如只是看效率而不考虑收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分配一级价格卑视实现了社会福利的最优,三级价格卑视的福利效果是不确定的,二级价格卑视中的二部定价的福利效果优于统一定价,非线性定价的福利效果则模棱两可。 价格卑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体现 价格卑视的实施方式与信息密切相关,一级价格卑视对信息量的要求最大,三级价格卑视次之,二级价格卑视对信息量的要求最小。现实生活中,一级价格卑视不大可能发生,而三级价格卑视和二级价格卑视非常普遍。 (一)价格卑视在电信业中的体现 电信业定价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价格卑视的现象,具体表现在顾客购买其产品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