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民版必修2高中历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

人民版必修2高中历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_第1页
1/4
人民版必修2高中历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_第2页
2/4
人民版必修2高中历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_第3页
3/4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列表等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二、过程与方法阅读恩格斯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等历史材料,理解历史材料,并运用它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学习过程,能够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能够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通过对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到走向解体原因的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课时] 一课时。[重点难点][重点] 认识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难点]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苏联解体的经过,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通过探究性学习和社会调查,能够清晰认识苏联的解体并不代表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并总结我们中国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课堂设计]导入新课:到 20 世纪 50 年代时,斯大林模式是否仍然有其优越性呢?以此引入新课。讲授新课:(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必要性: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显示其局限性。(农业、工业、个人崇拜)(2)可能性: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和可能;赫鲁晓夫揭开苏联改革的序幕。2.内容用心 爱心 专心(1)农业(突破口)① 改变过分集中的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② 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刺激生产积极性;③ 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2)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3)政治① 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②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3.评价(1)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2)由于缺乏理论指导,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思考?] 赫鲁晓夫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答案:第一: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第二:在具体做法上也只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小修小补,加上他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这一切导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民版必修2高中历史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