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丛书-教 学 组 织 方 法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丛书-教 学 组 织 方 法_第1页
1/63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丛书-教 学 组 织 方 法_第2页
2/63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丛书-教 学 组 织 方 法_第3页
3/63
教 学 组 织 方 法教学组织的形式及其发展 教学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实现的。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怎样把一定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怎样组织好教师和学生,怎样有效地利用教学的时间、空间,怎样发挥教学设备的作用等,这些都是教学形式要解决的问题。教学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由于社会各阶级对人才需要的不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所采用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不同,教学形式也有所不同。古代各国学校普遍采取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我国过去的私塾、书院就属于这种形式。采用这种形式组织的教学尽管有一群学生在一起学习,但并没有组成一个集体,其学习的内容和进度也不统一,往往没有固定的开学结业的时间,学生可以随时入学或退学。采取个别施教的方式,有时也集结三五个学生由教师给予讲解,但它的规模小、进度慢、效率低,是一种与低生产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形式。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起了教育上的一系列新的变化,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革。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扩大教育规模,增加教学内容,特别是增加有关自然、技术、艺术、职业等学科门类,以加快教学进度。原来那种低水平的个别施教的教学形式已不能满足客观的需要。欧洲在 16、17 世纪首先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创造了班级上课制的教学形式。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适应时代的需要,总结当时的教学经验,在《大教学论》中,对这一教学形式做了理沦上的阐述和说明,由于它比个别教学优越,所以得到逐步推广,并不断完善起来。我国采取班级上课的教学形式是清朝末年,1902~1903 年清朝先后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1905 年清朝政府废除科举,兴办学校以后,班级上课制教学组织形式才开始得到发展。在资本主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20 世纪初期曾出现过道尔顿制和设计教学法,这些教学组织形式在英美日等国曾风行一时,对中国也有一定的影响。近几十年来,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学制、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同时,对教学组织形式也进行了改革。由于国际上在经济、军事和科技方面的竞争,使资产阶级切实感到培养科技人才和提高劳动者质量的重要。在美国竭力强调天才教育,日本也大力推行“英才教育”,它们重视选拔和培养高才生,强调适应个别差异,注意加强个别教学,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进行了很多改革试验。如实行按智力、能力分班分组进行教学,将固定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丛书-教 学 组 织 方 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