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无所不在的信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是本书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篇,是在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上的拓展和加深,也激发学生对今后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上好本课的第一要决就是仔细研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与所选用的整本高中教材,这节课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很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所以在处理这一节课时总觉得教学内容抽象、乏味、枯燥,大多采用讲授法进行概念的简单阐述,学生课堂上觉得沉闷,课后也没有什么收获。我在研究了整本教材后,根据教学内容及其与后续章节的联系做了以下的安排:通过交流和讨论等学习方式,了解信息在社会活动中的应用情况,拓展学生对信息文化的形态和内涵有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并设置了探究活动,目的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在探究信息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应用的价值。这对学生认识利用信息创造财富的重要性以及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来说是十分有意的。二、学生分析根据调查高一学生基本在小学、初中阶段上过信息技术课,对信息已经有了基本的接触和初步的认识,但一般仅局限于认识水平或操作水平,尚未从理论上掌握和理解信息技术的实质。学生都不是零起点,对于基础模块所涉及的一些常用软件比较熟悉,学生欠缺的是没有对各种软件进行归纳分类,还没有跳出“计算机”的概念范畴,把“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概念混为一谈。三、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根据整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及与本节内容的联系,我画出了如图表 2 所示的知识目标图。了解信息的概念、作用及其特征,并且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总结需要利用信息解决的问题,并能根据信息的特征对自己所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进行分析。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信息是一项重要的资源,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及处理思路1.重点:信息的作用与特征2.难点:了解信息作用与特征并提升自身信息素养 信息对人类社会到底有什么影响?信息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这两个问题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