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实践与调查广州市从化中学 宋发奎 510900(此文获广州市中学数学教研会第八届年会论文二等奖(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广州市中学数学教研会,2006 年 5 月,发表于《从化教研》),并获广州省优秀论文奖摘要:在新课程实验中的大量课例表明:信息技术能呈现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呈现的内容;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能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扩宽了教学资源;扩宽了师生学习、交流的渠道。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学 课程整合 实例 调查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的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方式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整合的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当今社会已进入到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下面结合本人三年来在新课程实验中的课例,谈谈我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一些认识和体会。1 利用信息技术能呈现以往教学手段难以呈现的内容1.1 变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为直观、形象的数学形式在中学,数学抽象性是有目共睹的,正因为数学的高度抽象和枯燥使许多学生对数学失去信心,用传统的手段讲解数学概念,老师只能口述,学生只能靠心领神会,有了信息技术,抽象的数学概念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如在选修 2-1《曲边梯形的面积》一节的教学中,定积分的方法和极限的思想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中我用《几何画板》中的“叠代”设计了课件《曲边梯形的面积》:求函数与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课件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示了定积分的“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 这一高深的数学方法和思想。课件设计思路如下:①构建参数 ,将区间分成 等分;②在每一等分上用矩形的面积代替小曲边梯形的面积;③求这些小矩形的面积之和。在演示课件时,让参数 n变化,动态地展示矩形的面积和的变化,使定积分方法直观化,使极限思想一目了然。本文中的所有课件可见从化中学数学科网站。(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