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第 1 课 19 世纪中叶的俄国教案 1 新人教版选修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农奴制的存在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新思潮的涌动、对外战争的失败。而这些正是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分析比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落后的制度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才是强国之策。3、革命民主主义运动对促进社会进步起到积极作用。4、落后必然挨打,改革是必由之路。教学重点俄国的农奴制。教学难点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课型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学案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师:通过第七单元的引言我们知道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在哪一年?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呢?生 1:1861 年生 2:因为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绊脚石。(或成为俄国落后的根源)师:俄国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改革的?是什么原因促使亚历山大二世发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1、俄国农奴制的确立和发展:(1)开始形成: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2)正式确立:17C 中期(《法律大全》颁布)(3)强化或发展:历代沙皇强化农奴制① 彼得一世(1682~1725 年在位):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② 叶卡特琳娜二世(1762—1796 年在位):农奴制发展到顶峰。(4)危机与瓦解:19 世纪上半期农民骚动,封建农奴制危机四伏;1861 年沙皇宣布废除农奴制度,但是,农奴制残余继续保存下来,直到1917 年十月革命后才被彻底消灭。2、农民的划分:【概念比较】农奴与农民的区别农奴与奴隶之比较二、步履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1、俄国工业革命的发展:(1)表现:19 世纪 40 年代,俄国棉纺织业中出现机器生产,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政治上:俄国实行封建专制制度。而同时期的西方诸国如英国、法国等,却早已砸碎了封建制度的枷锁,建立起强大的资产阶级政权。经济上:俄国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的农奴制经济。(2)原因:① 俄国沙皇专制制度;② 农奴制的存在。【合作探究】19 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问:他为什么这样评价农奴制?你对农奴制有什么看法?1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