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数学 1.3.7 第一章算法初步复习小结素材 文 新人教 A 版必修 3 "一、顺序结构例 1.半径为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当时,写出计算圆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解:算法如下: ; ; 输出. 说明:上述算法的流程图如右图所示,它是一个顺序结构.二、条件结构例 2.某铁路客运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为 其中(单位:)为行李的重量. 试给出计算费用(单位:元)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解:算法为: 输入行李的重量; 如果,那么,否则; 输出行李的重量和运费.上述算法可以用流程图表示为:输出例 3.设计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算法,并画出流程图.分 析 : 由 于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未 必 总 有 实 数 根 , 因 此 , 求 解 时 , 要 先 计 算 判 别 式,然后比较与的大小,再决定能否用求根公式求解.所以,在算法中应含有选择结构.解:算法如下: 输入; ; 如果,则输出“方程无实数根”,否则,,并输出,. 算法流程图如右.思考:如果要输出根的详细信息(区分是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还是不等的实数根),如何修改上述算法和流程图?三、循环结构例 5.设计一个计算 10 个数平均数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分析:由于需要依次输入 10 个数,并计算它们的和,因此,需要用一个循环结构,并用一个变量存放数的累加和。在求出 10 个数的总和后,再除以 10,就得到 10 个数的平均数。解: ; {使} ; {使} 输入; {输入一个数} ; {求,其和仍放在变量中} ; {使的值增加 1} 如果,转, {如果,退出循环} ; {将平均数存放到中} 输出。 {输出平均数}说明:1.本题中的第一步将赋值于,是为这些数的和建立存放空间;2.在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计数变量(本题中的)和累加变量(本题中的),计数变量用于记录循环次数(本题实质是为了记录输入的数的个数),累加变量用于输出结果。计数变量与累加变量一般是同步进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算法流程图如右.例 6.根据给出的算法,分析该算法所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并画出相应的流程图?S1 ;S2 ;S3 输入;S4 ;S5 ;S6 若不大于 100,转 S3;否则,转 S7S7 ;S8 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