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临清实验高中《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个人的遭遇》编排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第一板块“遭遇战争”中,居专题、板块之首。这个专题还有以反映战争灾难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安妮日记》和《图片两组》。 本专题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能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积累优美文段,了解写作背景。 (二)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与文本展开对话; 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对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有具体的认识,理解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小说中关于索科洛夫的心理描写很是细腻,集中表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创伤。2、难点:对本文的主旨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在当今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老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预习学案。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熟读课文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分小组,合作讨论和探究七、课时安排 1 课时八、教学设计(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见导学案1、 对于肖洛霍夫,你了解多少?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明确】见教材 P41 注释①,补充——《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和《一个人的遭遇》都是长篇小说。其中,《一个人的遭遇》发表于 1956 年,当时战争结束已经 11 年,肖洛霍夫本人也曾参加了四年的卫国战争,经历了九死一生,母亲被敌机炸死。战争结束时,肖洛霍夫遇见过一位家破人亡的军人,根据他讲述的不幸遭遇,构思成了小说——《一个人的遭遇》,本文是小说的部分节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