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东省临清市三中2011-2012高中语文 4.2.1《赤壁赋》导学案1 苏教版必修1

山东省临清市三中2011-2012高中语文 4.2.1《赤壁赋》导学案1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1/7
山东省临清市三中2011-2012高中语文 4.2.1《赤壁赋》导学案1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2/7
山东省临清市三中2011-2012高中语文 4.2.1《赤壁赋》导学案1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3/7
学校: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 学科:《赤壁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音韵和谐,情理并茂,将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阐述哲理。尽管文章抒发的情感,表现的观点,透显的思想有些深奥,但文章在诵读、鉴赏、感悟等各方面内容,均可做古代散文鉴赏的经典规范之用。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因此《赤壁赋》是本专题的重点讲读课文之一,它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体会古人伟大的情操、豁达的胸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及句式:2.能力目标:感悟诗人情感的变化,品味语言之美,体会景、情、理交融,品鉴技巧之美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三、教学重点难点1、感悟诗人情感的变化,品味语言之美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3、感悟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赏析哲学之美四、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的文言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也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现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重点由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逐渐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并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另外,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惑、碰到挫折,又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文章中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能对他们起到良好的教育和启发作用。以《赤壁赋》为载体,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品性之人。 五、教学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示范朗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学法上采用的是朗读法和合作探究法。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找出自己翻译不准和不会翻译的文言字、词、句,用一个字来概括第一、二段作者的心情。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东省临清市三中2011-2012高中语文 4.2.1《赤壁赋》导学案1 苏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