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能推导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2、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3、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4、进一步熟练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处理三力平衡问题时一题多解的能力。3、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 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及应用。2、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本质。★教学难点1、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2、超重、失重现象的实质。正确分析受力并恰当地运用正交分解法。★教学方法1、创设情景——导入目标一一分析推理——归纳总结一一根据理论提出猜想——实验 验证。2、通过实例分析、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教学用具:多媒体、体重计、装满水的塑料瓶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开门见山,阐明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进行新课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实验:1、甲站在体重计上静止,乙说出体重计的示数。提出问题:2、甲突然下蹲时,体重计的示数是否变化?怎样变化?(乙说出示数的变化情况:变小)3、甲突然站起时,体重计的示数是否变化?怎样变化?(乙说出示数的变化情况:变大)学生活动:甲乙两位同学到讲台上,甲站在体重计上,乙观察体重计的示数并报给全班同学。点评:由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分析,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共同点是什么?(速度保持不变,就是状态不变)2、给出平衡状态的概念。学生活动:学生思考、交流、作答。 可能出现的答案:1、仅受重力和支持力,都是属于二力平衡。2、速度保持不变态的概念并让学生用心 爱心 专心理解点评:给出平衡状态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教师活动:提问学生:那么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和学生一起对答案进行评析。学生活动:学生根据上面的实例和平衡状态的概念积极思考并回答: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速度保持不变,所以加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