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能推导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2.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 3.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4.进一步熟练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处理三力平衡问题时一题多解的能力. 3.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2.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本质.教学难点 1.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2.超重、失重现象的实质.正确分析受力并恰当地运用正交分解法.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体重计、装满水的塑料瓶等课时安排:新授课(2 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师: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和根据物体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 师:我们常见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哪些种类? 生:我们常见的运动有变速运动和匀速运动,最常见的是物体静止的情况. 师:如果物体受力平衡,那么物体的运动情况如何? 生:如果物体受力平衡的话,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这要看物体的初速度情况.[新课教学] 一、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师:那么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生: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速度保持不变,所以加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师:同学们列举生活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实例. 生 1: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停止在路边的汽车,放在地面上的讲桌以及放在讲桌上的黑板擦等等. 生 2: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的瞬间.用心 爱心 专心 师:大家讨论一下竖直上抛的物体到达最高点的瞬间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学生讨论,回答提问 生 1:竖直上抛的最高点物体应该处于平衡状态,因为此时物体速度为零. 生 2:我不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说法,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指的是物体受合力为零的状态,并不是物体运动速度为零的位置.处于竖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