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高三地理复习学案 1-1.4《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新人教版【高考目标定位】最新考纲特别关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以重大时政事件为背景,结合光照图,综合考查地球公转的特点、昼夜长短的计算及季节的判断等内容。2.以实际生活知识,如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等为切入点,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3.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是难点,但近三年考查较少。【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黄赤交角: 与 平面的夹角,目前是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如图 4-14。2、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哪个半球,那个半球就 。( 2 ) 昼 夜 长 短 的 计 算 昼 长 = — 日 出 时 间 = ( 正 午 12 点 — )×2,还可以根据昼狐和夜狐所跨的经度来推算。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 两侧递减。春秋分,太阳直射点由 向南北递减;夏至日,由 向南北 ;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 递减。(2)季节变化: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 而变化。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达到 , 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达到最大值,夏至日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 达最大值。(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 H=90°-|φ-θ|,φ 为所求点的纬度,θ 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计算楼距、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等。4、四季和五带(1)四季 :欧美:以 “二分二至”划分 我国:以“四立”划分 北温带国家:春季: 月;夏季:6、7、8 月;秋季: 月;冬季:12、1、2 月(2)五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北回归线—北极圈)、 (南回归线—南极圈)、 (北极圈—北极点)、南寒带( — )(5)、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地理意义示意图【要点名师透析】一、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1.理解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弄清几种数据间的关系。如图: (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2.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影响的方面黄赤交角变大(小)太阳直射范围扩大( )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扩大(缩小)五带的范围热带和寒带的范围 (缩小)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年变化幅度增大( )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赤道与寒带除外)季节的变化变化明显(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