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工作报告 目前农村经济已经进入新的进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但是,近年来,农民增收难度增大,增长速度放慢,增长点相对匮乏,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何实行有效措施,实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不仅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进展全局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近年来农民收入的现状如何?导致农民收入增幅缓慢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对此,本文作些粗浅的分析和思考。 一、目前农民收入的现状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我县农村进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成为当前我县经济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我县农民收入变化大体如下:“八五期间”,1990—1995 年,为收入增长快速阶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 486 元增加到 1203 元,平均每年增长 19.9%;而 1996 年,年增长率下降至 4.24%;1997—1999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 1516 元增加到 2058 元,为收入增长较快阶段,平均每年增长 16.5%;2025 年到现在,为收入增长迟缓阶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 2025 年的 2526 元增加到 2025 年的 2690 元,年均增长率仅 6.5%。 二、农民收入少增收难的主要原因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直接原因: 1、由于农产品价格不断走低。1996 年以来,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总量相对过剩和农业结构调整缓慢造成的有效供给不足,使农产品价格连续三年持续走低。由于价格下降,特别是粮食价格的下降,农民从农业生产得到的逐年减少,而使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减少。 2、由于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低,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比较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下降。这些年来,单从粮食和其它作物的产量来看是增加了,农民的其它直观收入也是增加的,但是生产成本却在大幅度提高,合同外的各种收费屡禁不止,致使农民的实际收入难以增长。 3、农民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增长不快。随着近年来产业政策的调整、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乡镇企业被淘汰出局,部分农民工失去了相对稳定的二产收入。而农民进城务工又遇到城市下岗职工的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减少了农民的收入。 4、农业结构调整进展较慢。市场需求的约束,技术和信息缺乏,使得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快。而农业结构调整本身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于初始阶段,龙头企业和农民经纪人不多,适应市场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