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四步教学法”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第一课时课 型新授课课标要求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分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过程和原理,得出相应的结论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过程和原理,得出相应的结论分析“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的过程和原理,得出相应的结论 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并得出“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结论过程与方法认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探索遗传物质过程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认知论和唯物辩证观教学重点分析肺炎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教学难点分析肺炎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 自主探究法 分组讨论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过程及方法环节一 明标自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展示学习目标】1、概述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和遗传的基本类型2、分析肺炎球菌转化实验过程、原理和结论3、说出噬菌体的特点,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原理和结论【新课导入】19 世纪末,生物学家通过科学研究认识到染色体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 DNA,那么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科学家们对遗传物质探究的过程。【自学指导一】阅读书本 59-60 页《积极思维》3min,思考下列问题1、阅读积极思维,归纳出两种肺炎双球菌的特点以及区别2、四组实验的结果分别是什么?能得出什么结论?3、为什么灭活的 S 菌与活的 R 菌混合后能使小鼠死亡,而且能检测到活的 S菌?4、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自学效果展示】一、 1928 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的类型:(1)S 型细菌:菌落光滑 菌体有夹膜 有毒性(2)R 型细菌:菌落粗糙 菌体无夹膜 无毒性教学过程环节二 合作释疑 环节三 点拨拓展(备注:合作释疑和点拨拓展可以按照顺序先后进行,也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交叉进行设计)过程设计二次备课【合作释疑】及方法3、分析与结论:(1)在第四组实验中的小鼠体内除了发现无毒性的 R 型活细菌外, 还发现了少量有毒性的 S 型活细菌,这能说明什么?结论 1:无毒性的 R 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 S 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 S 型活细菌。(2)在第四组实验中的小鼠体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