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直线的方程(3)教学目标:1.掌握一般式直线方程,能根据条件求出直线方程;2.感受直线方程与直线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直线上的点的坐标满足直线方程,反之也成立;3.掌握点斜式、两点式是一般式的特殊情况.教材分析及教材内容的定位:一般式方程是几种形式的化归与统一,要能够理解直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教学重点:直线一般式的应用及与其他四种形式的互化.教学难点:理解直线方程的一般式的含义.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复习回顾:(1)直线方程的形式与标准方程;(2)各类标准方程的局限性.2.本节课研究的问题是:如何回避直线标准方程的局限性而表示所有类型的直线方程?二、学生活动探究: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都是关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直线的方程是否都是二元一次方程?反之,二元一次方程是否都表示直线?(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 α 为直线 l 的倾斜角,那么当 α≠90时,l:y=kx+b 即 kx-y+b=0;当 α=90时,l:x=x0即 x+0y-x0=0;即它们都可变形为 Ax+By+C=0 的形式,且 A,B 不同时为 0,从而直线的方程都是关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2)关于 x,y 的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Ax+By+C=0,(A,B 不同时为 0)当 B≠0 时,方程,表示斜率为,在 y 轴上的截距为的直线;特别地,当 A=0 时,表示垂直于 y 轴的直线;当 B=0 时,由 A≠0,方程,表示与 x 轴垂直的直线.从而每一个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三、建构数学一般地,方程叫做直线的一般式方程.1说明:(1)平面上的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是一一对应的;(2)前面的四种形式都是一般式方程的特殊情况.四、数学运用例 1 求直线 l:3x+5y-15=0 的斜率以及它在 x 轴、y 轴上的截距,并作图.例 2 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x+my-2m+6=0,根据下列条件分别确定 m 的值:(1)直线 l 在 x 轴上的截距是-3;(2)直线 l 的斜率是 1.练习:1.若 AC<0,BC>0,那么直线 Ax+By+C=0 必不经过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设直线 的方程为当 取任意实数时,这样的直线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设直线的方程为 (m2-2m-3)x+(2m2+m-1)y-2m+6=0(m≠-1),根据下列条件分别确定 m 的值:(1)直线 l 在 x 轴上的截距是-3;(2)直线 l 的斜率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