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教师《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小学教师《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_第1页
1/4
小学教师《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_第2页
2/4
小学教师《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_第3页
3/4
小学老师《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作为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而创作的重大历史题材电影,《周恩来回延安》聚焦周恩来总理在 1973 年 6月回到延安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与人民群众至诚至真的深厚情感。伴随着电影院聚光灯的突然开启,我的脑海心头仍然萦绕着“周恩来总理 20 多年后回到延安,还能叫出曾经的老邻居、老朋友的名字,记得彼此之间发生的故事”种种片段。影片中的故事发生在 1973 年 6 月,周恩来总理带病陪同外宾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访问。临行前,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纷纷请周恩来总理转达对延安人民的问候。飞机穿越云层,周恩来总理透过舷窗望着陕北大地,1935 年 10 月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等画面出现在眼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第一次回延安。走下飞机,时隔二十六年之后重回这片热土,周恩来总理受到了延安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只为当车队驶过时能够看见周恩来总理。这个细节生动体现出延安老百姓对周恩来总理的思念和爱戴,也是革命老区的人民群众坚定跟党走的缩影。在回到延安的 22 小时里,周恩来总理的足迹遍及南关招待所、中共七大会址、枣园革命旧址、宝塔寺等处,延安十三年的点滴往事在周恩来总理的追忆中变得愈发清楚。在南山招待所送别奔赴前线的战友,在枣园参加纺线竞赛,在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回忆中共七大开会的场景……延安时期的峥嵘岁月一幕幕串联起来,让影片的历史感愈发厚重。《周恩来回延安》的细节非常温馨、感人、催泪,而对这些细节的真实还原,也让周恩来总理的形象更加伟大。尽管阔别延安老区已经 26 年之久了,但周恩来总理对生活在延安的老朋友、老邻居的名字依旧能脱口而出、如数家珍。这充分说明周恩来总理的心里始终都装着人民。与延安百姓一起吃饭的那场戏,让人哭惨了。几个百姓吃饭时,都好像饥饿已久,又快又急。周恩来总理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知道老区人民的生活还很艰苦,还很少很少能吃得上这么香的小米饭。看着看着,周恩来总理的眼里就噙满了泪花。刘劲老师的眼泪也是说来就来,丝毫不用酝酿,将那时那刻周恩来总理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的心绪,拿捏的非常精准。几位饰演百姓的老演员,细腻而扎实的表演,也值得鼓掌叫好。周恩来总理离开前,一位老邻居将自家仅有的一小袋小米(原本是家人留给他 70 岁生日的)装起来送给总理。有一个细节就是老人将已经抓出来的小米又放回去了,这个细节将老人当时的心境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学教师《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