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 6 月 6 日,我们里庄中学一行 16 人到孙祖中学观摩学习他们的课改经验——小组合作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成果。听了他们安排的四节公开课,和授课老师及课改成型的老师进行了座谈,最后听了曹明华校长的经验介绍,感受颇深。结合自己对课改的熟悉以及学校实际浅谈几点思考: 从学校层面上,要转变思想,高度重视,熟悉到课改的必要性、必须性、紧迫性。从曹校长对孙祖中学课改之路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学校领导熟悉到了学校进展的困境,产生了“穷则变”的思想,进而熟悉到“课改是推动学校进展的必由之路”。于是领导班子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成立课改小组,学习课改理论,在思想上对课改形成初步的熟悉;接着,走出去观摩学习,请专家、课改成熟的老师到学校作指导;非凡是带领学校全体教学一线老师两次赴平邑街道三中的观摩学习,震撼了老师的心灵,催生了课改的动力,坚定了课改的信心;从模拟开始,逐步走上了校本特色的课改之路。 从老师层面上,要坚定信心,勇于探究,熟悉到课改的可行性、长期性、实效性。对于课改,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制约,老师们往往缺乏主动性,甚至持怀疑态度,再者也不知道从何入手。从孙祖中学的课堂结构和课改经验来看,他们的课改就从平邑街道三中“1251”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模拟开始,很快便探究出了自己的成熟路子。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从“模拟”入手,逐步探究自己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始终保持着课改的持续动力,杜绝浅尝辄止、一蹴而就的做法和思想,熟悉到课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另外,老师尝试课改一定要熟悉到课改的出发点和归宿:解放老师、进展学生、提高质量。因此,我们在课改中,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要落实的扎扎实实。我们是在课改,而不是在“作秀”。尽管最初的“模拟”似乎有些作秀的成分,但是这种模拟是为了探究形成我们自己的课改模式,所以不论最初的模拟,还是今后自己的模式,都要以课堂的实效为前提。我们既要课改,更要质量,课改是提升质量的前提,质量是推行课改的成果。 从学生层面上,要加强培育,树立信心,细致治理,调动起参加的主动性。首先,要加强对小组长的培育。划分好小组后,要培育好小组长(组内学科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有能力完成治理的职责;还要培育他们的责任心,使其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到本小组中每一名学生,不让本组内任何一名成员掉队。进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