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语文教案 我想语文教案 1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通过幻想和想像,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鼓舞学生大胆想像,依照课文前三小节编写一段。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主题是“幻想和想像”,《我想》是一首富有儿童情境的诗歌,以儿童的口吻,充分发挥幻想和想像写出了“我”的小小的心愿,鼓舞学生发挥制造力,去追求美好的未来。教材中的小诗是一首贴近学生生活的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诵这首诗,能够展开自己的想像,能够续编这首小诗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互动 画图——几个泡泡,看到画你想到什么? 大家想法既合理又不同,这就是幻想、是想象。想想越丰富、越奇特越好,与众不同最好。 二、播放视频,情境导入。 老师播放一段视频,请大家认真欣赏,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学生充分说,老师语言渲染) 三、细读诗歌,体味情感。 (一).品读第一节 1.a.自读第一节,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指名读——校正字音(2 人) c.齐读,想:你认为我哪个地方想象最奇妙?为什么?我想干什么? 2.想象:桃树枝上有什么? 动作演示理解:悠荡(师领读第 2 句,学生动作表演) 3.出示句子比较: 悠啊,悠——悠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 悠啊,悠,悠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 a.两句话什么地方不同? b.怎样才能读出桃树枝在风中轻快、柔软、飘逸的感觉?(“悠”字拉长音) 4.播放视频(布谷鸟的声音),想象:布谷鸟的歌唱仿佛告诉我们什么? 指名读第三句——师渲染气氛——齐声美读 5.齐读本小节。 过渡,引出课题:春天是美好的,我的心情是愉悦的作者的想象真是奇妙,我的愿望是美妙的,谁能帮我为这节小诗起个题目——我想。(板书课题) 我的想法不仅这一种,我还有其他想法—— (二)品读第二节 1.出示第一句——我想把脚丫连在柳树上。 谁来读这句,说说我第二个想法?我的脚丫已经变成什么? 2.把脚丫连在柳树根上我想干什么? 生发挥想象说说,相机出示第二句——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 柳树尽情地伸展着自己的小脚丫,贪欲地吮吸着大地母亲的乳汁。 理解:湿软汲取甜美 3.结果怎样?出示第三句——长呀,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4.想象:绿色的篷帐是什么样的?在篷帐下你们会做什么? 模仿第一节美美的读一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我又有了想法,看我第三个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