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6.1 走近老师6.1 走近老师【知识目标】1.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理解老师工作的特别性。2.知道不同的老师具有不同的风格。【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地评价老师在学生知识学习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2.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老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培育尊敬老师的道德品质。2.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重点了解老师的工作特点。难点尊重、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一、新课导入组织学生朗诵诗歌: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长大后,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小时候我以为你很奇妙,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长大后,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撒下的是泪滴。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你总喜爱把我们高高举起;长大后,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提问:(1)诗歌中的“你”是谁?(2)假如让你选择将来从事的职业,你是否同意成为一名老师?说说你的选择以及这样选择的理由。学生相互讨论、沟通。老师过渡:从同学们的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对老师这个职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的这些认识正确吗?老师的工作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呢?今日,让我们一起学习《走近老师》一课。二、探究新知(一)了解老师职业1.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老师向学生介绍:老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展示材料: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相传他有弟子三千人,贤弟子七十二人。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的《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他提出的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等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被誉为中国近现代老师的代表与楷模。陶行知先后创办了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他认为,老师应当以身作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自己的职业要有信仰、责任心,要与学生同甘共苦,参加并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他主张: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当培植学生的生活力、制造力;教学相长,教学做合一。他有一句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提问:针对上述材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