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防火减灾有办法一课后的反思执教《防火减灾有方法》一课后的反思中华路第三学校于晓沁在区“品德与社会”的教研活动中,我借班上了一堂三班级第二单元的课《防火减灾有方法》。虽然课堂教学的主环节设计得较合理,但是从实际教学的效果来看,教学环节尚显拖沓。为此结合课堂实录,就如何提高老师和同学对话的有效性,我作了以下反思:一、对嬉戏环节设计的反思实录:师:我们先做个嬉戏,比比谁的消防学问多,好不好?生:好!(喜形于色)师:老师先讲嬉戏规章,请一个同学做主持人,一个同学做裁判,当主持人读完题目之后,做裁判的同学请第一个举手的同学来回答问题!现在开头做嬉戏!第2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生:(按部就班,开头做抢答嬉戏。)反思:原本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嬉戏,调动起同学上课的乐观性,并复习上节课的消防学问。因为是复习,所以让同学抢答的题目都比较简洁,加之学校几年来形式多样的消防训练活动,几乎每个同学看题后,都能马上说出答案来。本意是欲体现课堂以同学为主体的意识,但由于过程不紧凑,铺张了珍贵的教学时间。其实教学中可以针对中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改用“鸽子送信”或者“芝麻开门”的形式,逐一向每个小组出示一道道题目,让同学共同回答,或许效果会更好一些。摒弃虚假形式,追求真实课堂效果是提高课堂实效的重要举措。二、课堂提问的设计反思实录:师:我们再来做一个嬉戏:视力大比拼。看看图,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生1:这是加油站,似乎发生了火灾。第3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生2:这似乎是宾馆,发生了大伙。生3:这是集贸市场着火了。生4:这是火车站,也发生了火灾。师:刚才大家提到得加油站、宾馆、集贸市场、火车站,这些地方是属于社会的,是公有公用的地方,我们把它们叫做“公共场所”。师:看了刚才的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这个问题提得很不好,同学必定茫然。)生:(表情茫然)生1:加油站着火了,我们可以把车子推回家,到平安的地方去加油!其余同学:(神色黯然,不知说什么才好。)反思:同学通过“视力大比拼”的嬉戏,初步明确了公共场所的概念。我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直接引导同学切入学习的主题:这些公共场所失火了,我们应当如何有效地灭火?我们一起去学习。如此化繁为简或许更能激起同学的学习动机。而教学中设计的“看了图片之后,你想说些什第4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么?”这个问题的提出,由于同学不明白我提问的意图,无从应答,只有一个同学,硬是靠着猜想牵强地说了几句,使得同学刚由嬉戏调动起来的学习热忱,一下子冷了下来。可见若师生对话流于形式,就丝毫没有价值。三、故事设计的反思江皇宏顺当逃命并勇救30个大人的故事,被我有意识地分为两个部分叙述。第一部分的叙述,我着重描述了江皇宏到生疏的地方,养成了留心观看消防设施和图标的好习惯,目的是引导同学知道,这样的好习惯是江皇宏最终能顺当逃命的关键所在,值得每个人学习。第二部分的叙述,我着重叙述了江皇宏是如何在顺当逃命后,又返回火场救出了30多个大人的过程。这部分的叙述,是想引导同学绽开争论,作为学校生的我们,在火灾现场顺当逃命之后,该不该再返回火场救人?两部分的故事全部叙述完之后:实录:师:你觉得江皇宏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第5页共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生1:他能救出30多个大人,真是英勇!生2:他能在火灾现场冷静不惊慌,值得我学习!生3:他能想方法逃命,很聪慧,让我佩服!反思:同学的回答许多,但大多都集中在夸奖江皇宏的聪慧、坚决和英勇上,唯独没有人赞扬江皇宏最值得大家学习的——到了生疏的环境要养成留心观看消防设施和标志好习惯。同学的回答为什么会呈现出一边倒得局面?反思之后,我发觉,问题出在我对故事叙述的设计上。对于三班级的孩子来说,很明显,故事的第二部分对他们更具吸引力一个和自己同龄的孩子,不仅能在火场顺当逃命,还能救出30个大人,当然令人佩服,值得学习。假如在课堂上,我叙述完故事的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