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诗经》二首一、说教材: 《〈诗经〉两首》是初中语文教材 8 年级下册第 3 单元的课文,单元教学重点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进展进程、思想感情及其艺术效果,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本次课将要学习的《关雎》和《蒹葭》两首诗都是诗经的名篇,两首诗在主题内容上是相似的,情感基调是相近的,同时在艺术手法方面也都运用了重章叠唱和赋比兴的方式。 2、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特点,现将教学目标拟订如下:⑴ 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⑵ 能力目标:培育学生结合注释,读懂诗作的能力。背诵课文,培育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的能力。⑶ 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二、说教法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我在本课教学中,根据诗歌特点,采纳以下的教学方法:1、诵读法:指导学生读出四言诗的节奏和韵律,读出感情,在诵读中理解诗歌内容。2、讨论法:联系诗歌中人物的言行,抓住关键诗句,让学生讨论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3、比较法:本节课,我采纳了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对两首诗进行比较,从而了解诗的内容及其艺术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善教人者,应教人方法,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让学生自己读书,自行研讨。”1、利用课件,创设有利于教学的环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有感情地诵读课文。2、根据学生好奇的特点,设置讨论题,在讨论中理清文章线索。 3、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形成运用、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课程安排为 2 课时,以《蒹葭》为例说环节)㈠导入新课:(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创设情境。我国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在这里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读不完的诗词曲赋。今日,我们将在璀璨如星的诗的长河中,撷取一颗最遥远但又最明亮的星斗——《诗经》,来一同欣赏她那雍荣典雅、古老质朴的独特魅力。㈡介绍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多媒体显示)《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可见《诗经》的重要影响力。里面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