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麦积山的导游词 中国大型石窟群之一,”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宗教艺术古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甘肃天水县麦积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北支小陇山前山区的孤峰,相对高度 142 米。峰顶呈圆锥状,红色砂砾岩层略近水平,因岩体形如农村麦垛而得名,为陇原上麦垛式丹霞地貌。石窟创建于十六国姚秦时期(约 384),大兴于北魏太和元年(477)以后,西魏再修崖阁寺宇,北周造七佛阁,隋初建舍利塔,又于七佛阁下雕出高达 15 米的摩崖大石佛三身,为麦积山最大雕像。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天水一带发生大地震,崖面中部塌毁,分窟群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即五代时所谓东阁和西阁。 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均曾增建重修。东崖以涅□窟、千佛廊、散花楼、上七佛阁、中七佛阁和牛儿堂等最为重要,规模宏大;西崖共 140 窟,最重要的三大窟中以万佛堂最大,天堂洞次之,127 号窟最小,皆开凿于 6 世纪。石窟高峻惊险,凌空凿于 20~80 米的悬崖峭壁上,星罗棋布,层层相叠。有崖阁、摩崖窟、摩崖龛、山楼、走廊及不同类型的窟形与窟龛等,是讨论中西文化沟通和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及建筑结构演变进展的重要依据石窟以精致泥塑艺术著称于世,还有少量石刻像和像碑,反映出中国历代雕塑艺术特点。现存窟龛 194 个,塑像7800 身;壁画 1100 平方米,仅占原有壁画 3/10。 麦积山早为陇右名山,历代著名学者诗人多有赋诗题铭者。石窟实为雕塑艺术博物馆,为讨论中国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1953 年成立文物保管所。1955 年修成天水市-麦积山直达公路。1973 年以后加固整修,成为全国旅游胜地。此外,还有可供游览的综合性大型树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