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气象学家竺可桢》教案三篇篇一 教学目标 : 1、感受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讨论上的精神。 2、学会本课 6 个生字,能理解“支撑”等 9 个词语的意思;初步学会用“只有……才……”等写句子。 3、能根据提供的情节复述课文第一、二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简介竺可桢生平 二、初读课文 1、学生通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拼读几遍 2、指名朗读全文 3、竺可桢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不要求说得很完整) 三、学习词语、生字 1、比较形近字:篇——骗——偏——扁。注意“融”的左下部分 2、理解“与世长辞、山桃始花”等词语的意思。 四、指导分段 1、课文介绍了竺可桢哪些事例?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2、自由讨论分段,说说分段的理由。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朗读第一段,思考:竺可桢在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干什么?划出写竺可桢动作、神态的词语。 2、讨论沟通,指导感情朗读。 3、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竺可桢是怎样观察大自然的变化,记录大自然的笔记的? 4、沟通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平常,重病 5、指导朗读“竺可桢就像一位在大自然……每一个变化。” 6、指导理解第四自然段。 “北海冰融、山桃始花……”是什么意思?六月、七月……其他的日子里,竺可桢可能会记些什么内容呢? 六、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请学生读课文 2、说说课文怎样分段 3、每一段各讲了什么? 二、学习第三、四段 1、学习第三段 (1)默读课文,概括这一段内容。 (2)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 讨论句群:“他从街道旁……看到第一只南来的燕子……” 自由读读句子,发现这一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写“第一片、第一声、第一只”呢? 作者写了树上的绿叶,水中的蛙鸣,空中的燕子,竺可桢还可能观察到什么?(请学生仿说句子) 学生读句子,试背句群。 2、学习第四段 (1)读课文第四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 (2)理解“几十年如一日、精心、凝聚”等词语的意思 (3)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的内容 三、总结全文 1、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气象科学的讨论上? 2、你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学生自由朗读 2、点名读,你觉得读得的一部分来读 3、其他学生评议 4、老师提供一些情节,指导学生复述课文第一、二段 5、指导背诵竺可桢步行上班观察大自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