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认识加速度与质量和和合外力的定量关系;(2)会用准确的文字叙述牛顿第二定律并掌握其数学表达式;(3)通过加速度与质量和和合外力的定量关系,深刻理解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这一规律;(4)认识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间的矢量关系,认识加速度与和外力间的瞬时对应关系;(5)能初步运用运动学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解决有关动力学问题.二、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及数据处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处理,培养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三、德育目标:培养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有序的思维习惯.使学生知道物理中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重难点分析1.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的重点,是牛顿三个定律的核心。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归纳出加速度与力及质量的关系,得出牛顿第二定律。为此,实验中应讲清实验装置原理,特别是利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实验中,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处理观测到的数据的能力,并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2.全面、深入地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掌握定律的规律及广泛应用,是本节的难点。牛顿第二定律 F=ma 中,F 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m 是物体质量,a 是物体的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由力与质量的比值决定。式 F=ma 是 SI 中的表达形式。有针对性的练习可以深化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认识。3.牛顿第二定律重要特点:(1)矢量性: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是矢量式。合外力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2)瞬时性:加速度和合外力是瞬时依存关系。有力即有加速度。某一时刻的合外力对应着某时刻的加速度。力变,加速度即变。合外力为零,加速度即消失。(3)对应性:牛顿第二定律中所研究的对象为质点。定律中的合外力和加速度对应于同一研究对象-----质量为 m 的质点。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法用心 爱心 专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牛顿第二定律要回答物体的加速度 a 跟物体受的外力 F 及物体的质量 m 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本节要研究的问题(a 跟 F、m 之间的定量关系)和方法(实验研究)。由于这是用实验研究一个物理量同时跟两个物理量有关的多元问题,所以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实验研究的方法仍然是从简单情况入手,如先保持物体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跟外力的关系,再保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