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岁,决定孩子的一生》导语——目标引领孩子走向成功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曾于 1979-1989 年间对毕业生作过一个长达 10年的追踪调查。 1979 年,哈佛大学 MBA 专业的毕业生被问及这样的问题: “你是否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把它写下来了?你是否已经制定好了计划去实现它?” 调查对象的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调查结果发现,只有 3%的毕业生有清晰的目标并把它写了下来,13%的毕业生有目标却没有写下来;其余 84%的人除了打算离开学校后好好过个暑假以外,什么目标也没有。 十年以后,也就是 1989 年,研究人员又找到了当年那些被调查的学生。他们惊奇地发现:当初那 13%制定了目标但没有写下来的毕业生挣的钱,是那些没有目标的 84%毕业生的两倍。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当初那些目标明确,而且把目标写下来的 3%的毕业生,他们挣的钱平均是其余 97%的毕业生的十倍。十年来,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十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其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这就是目标的力量!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一个成功的人生,有一个美好的前途,过上幸福的生活。什么是成功呢?可以说,成功就是实现既定的目标。那么,什么是目标呢?你的孩子的目标是什么呢?父母是否真正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呢? 在孩子还是小不点儿时,你或许不止一次问过孩子这样的问题:“你长大后想干什么?” “成为科学家。” “当一名医生。” “当警察,抓坏人。” “开飞机。” “当宇航员。” …… 孩子响亮的“宣言”常常博来众人的欢笑,也赢得父母的夸奖,但笑声过后,有多少父母把孩子的宣言当真,又有多少父母尝试过把这对话继续下去呢? 孩子一天天长大了,上小学了,很快,又是中学生了,父母对孩子的不满却越来越多: “孩子早晨不想起床,勉强起来后,也是迷迷糊糊的,不知道该干什么,一日之计在于晨啊,他怎么就不知道珍惜时间呢?” “放学回到家,一块橡皮能玩上半天,作业常常写到半夜。” “假期在家,说是在学习,往书桌前一坐,摆了一桌子书,不知道该看哪本,不知道先做什么。” “孩子整天什么都不想,就知道玩,马上就要小学升初中了,我们着急死了,但孩子一点不着急,跟没事似的。” 父母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对学习不上心。作为父母,您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因为孩子心中缺少清晰的目标呢? 目标是一个人期望未来能达到的状态,目标是对一个人目的的说明和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