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安仁一中高一语文《李清照词两首(第二课时)》导学案【教学重点】1、把握词人思想情怀,体味词中蕴涵的细腻情感。 2、学会通过分析意象,理解词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教学难点】学习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诗词语言鉴赏能力。【自主学习】一、指名学生朗读,疏通文本。针对学生在朗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结合《系统集成》“心有千千结”正音正字。二、学生齐读,初步把握诗词内容。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词的上、下片的主要内容。教师明确:上阕写自己滞留南方的孤独生活和悲苦心情;下阕由远及近,转入对自己庭院内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达愁情。三、听教学录音,初步体会诗词情感。引导学生通过找诗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初步体会情感。教师明确: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合作探究】学生细读课文,探究诗词中表现“愁”的技巧。【展示交流】学生就合作探究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并展示其思维成果。【点评总结】教师就学生的展示成果进行点评,总结提升。教师明确:1、叠词见意。运用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剧痛后的愁苦心情。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 | |人的动作、神态 环境的悲凉 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2、意象传情。引导学生品酒、赏雁、听雨、观树等,分析其传达的情感。 (1)酒是“愁”的象征。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2)因为“却是旧时相识”,这正是伤心的由来。这过雁不正是以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过雁吗?过雁还是那只过雁,只不过物是人非,收信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看到过雁不禁悲从中来。雁足传书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之典,此借指亡夫之痛;秋雁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3)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这句主要写声,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凉之感。3、技法抒情。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直接和间接抒情的技巧,更好地把握诗词的魅力。【课堂检测】完成《系统集成》 “能力提升” 相关练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