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创新与自学能力的培养 江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信息技术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 一 ,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呢?笔者拟就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浅谈己见,以抛砖引玉。一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学习。兴趣,乃求知欲,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而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对于学生而言,充满好奇和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把他们这种欲望激发出来。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中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自我约束能力还较差,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而达到这一目的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在学习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愿意去学,主动去学。二 注重导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上信息技术课时,要注重导课。例如,在教学《计算机的组成》这一内容时,先摆放一些电脑部件让学生来识别,让他们说出这是用来做什么的,然后再去加以总结,作进一步的讲解,最后设计一个游戏,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组一组的来比赛,看哪一组知道的部件及部件的用途最多。又如,在教学 Frontpage 时,先给学生展示事先做好的网页,在动画和音乐声中,学生都睁大了眼睛,“我们也能做出这样的作品?”“太漂亮了!”这时,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告诉他们你们也能够做出这种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 理论联系实际。精讲多练是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始于积极思维,始于动手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教师应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需面面具到,包办代替学生所要做的一切。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例如,在上 WPS《文字编辑》这一节时,教师只演示一种字体的设置和编辑,别的都要学生自己尝试 ,让他们有大量的时间自己去做,找到自己满意的那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