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学案:区域可持续发展知识网络构建探究点一 解决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探究点二 流域的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的分析思路 1.河流水能资源分析:2.洪水成因分析:3.河流的治理措施4.内河航运价值分析5.流域开发治理的综合效益包括防洪、抗旱、发电、航运、供水、灌溉、养殖、旅游、水质、土地利用等方面。探究点三 举例说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区域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珠江三角洲 对外开放政策,大量外资企业的建立,推动工业化、城市化浙江温州地区 小商品经营,个体私有企业的发展,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苏南地区 大城市扩展,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云南德宏沿边开放政策,促进边境贸易的发展,从而推动城市化东北地区 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推动工业化、城市化探究点四 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1)~(3)题。 1\我国该区域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A.地形起伏大 B.降水自西向东减少 C.河流短小但水资源丰富 D.气候干旱2\本地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C.环境污染 D.湿地破坏3\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草 B.大力修建水电站C.人工增雨 D.大力发展耕作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 下游流经波河大平原,沉积旺盛,河道高出河床 6 米。材料二 淮河流域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冷暖和旱涝转变率较大。(1)试分析两流域丰水期的不同点及原因。(2) 波河流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园艺业的比重较大,而淮河流域则以种植业为主,试分析两者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3)两流域内人口都比较稠密,归纳两流域城市分布的异同点。(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两流域共同的综合开发与整治措施。 E 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 1990—2005 年E 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15-7)材料二 2008 年 E 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图 15-8)(1)该市 2005 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1990—2005 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____。(2)与 1990 年相比,2005 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