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病人的护理一 、定义肛瘘为多发病,占我国肛门直肠疾病主要。肛瘘多是肛痈溃后或切开引流排脓后,脓腔得以修复,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和结缔组织填充,但由于原发内口的存在,感染物不断由内口进入瘘管,使管腔不能完全闭合而形成的由致密结缔组织包绕的慢性病理性管道。肛瘘是肛管和直肠下部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多见于青壮年男性。肛瘘多为肛周脓肿的后遗症。二、分类1、按瘘管位置高低:①低位肛瘘;②高位肛瘘。2、按瘘管多少:①单纯性瘘;②复杂性瘘。3、按肛瘘外口所在位置:①外瘘;②内瘘。三 、临床表现 一般由内口、瘘管、外口三个部分组成,多与肛腺感染有关。其典型症状是肛周外口反复有少量脓血性分泌物甚至有气体、粪便排出和皮肤刺痒,有反复发作的肛周肿、痛,病期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之久。发作时,患者十分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工作。1、症状:主要症状是反复自外口溢出少量脓性、血性、粘液性分泌物,污染内裤;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引起潮湿、瘙痒、有时形成湿疹。高位肛瘘可有气体或粪便从外口溢出。当外口堵塞或假性愈合时,瘘管中脓液积存,可伴有明显痛苦或形成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症状缓解。2、体征:肛周皮肤可见单个或多个外口,呈红色乳头状或肉芽组织突起,压之有少量脓液或脓血性分泌物排出。若瘘管位置较浅,可在皮下触及自外口通向肛管的条索状瘘管。直肠指检时内口处轻压痛,可触及硬结样内口及条索状瘘管。辅助检查:1、肛门镜检查:有时可发现内口。2、X 线:经外口注入碘剂造影,可明确瘘管走向。四 治疗原则 根据症状和体征可明确诊断,关于肛瘘的治疗,多数肛瘘不能自愈,保守疗法治疗效果不明显,手术是目前国内外治疗肛瘘的主要方法。只有手术切开或切除。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将瘘管全部切开,必要时将瘘管周围瘢痕组织同时切除,使伤口自基底向上逐渐愈合。 手术方式:①肛瘘切开术;②肛瘘切除术;③挂线疗法。五、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痛苦:与感染有关。 2、便秘:与肛周痛苦惧怕解便有关。 3、潜在并发症:肛门失禁。六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 肛瘘患者由于反复发作的肛周痛苦、流脓影响工作和学习,生活质量降低,同时也因进行过反复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患者有手术治疗的愿望,但对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心存疑虑、紧张。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介绍肛瘘的有关知识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简要讲解手术的基本方法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