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三包一”座谈会发言稿一、县委、县政府组织对接活动,非常有必要、有意义在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中,省委、省政府对帮扶方式进行重大调整,对 10 深度贫困县实行“五包一”,对深度贫困村实行“三包一”,非常正确,非常有针对性。第一,“三包一”是实施精准扶贫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派驻工作队的同时,引入民营企业参加,抓住了深度贫困村经济不活、资金短缺、人才缺乏、商机少的短板。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具有资金、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可以成为贫困村产业进展的助推器,连接贫困村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第二,党委、政府和工商联在企业的选择上用心良苦。针对每个深度贫困村的村情特点来选择企业,匹配度很高,关联性很强,有利于精准帮扶的开展。第三,对接有了初步成效,有待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张家口市工商联高度重视,副主席张春黎同志带领企业到贫困村了解情况,牵线搭桥,发挥了很好的组织和促进作用。二、如何认识民营企业对接帮扶深度贫困村民营企业对接帮扶贫困村,党委、政府和工商联的组织作用很重要,但调动民营企业自身的积极性更为重要。民营企业需要深化对帮扶工作的认识,才能更好地为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服务。第一,做好该做的事。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取得长足进展,为社会进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自身也积累了财宝。这既得益于党的政策好,也得益于社会和人民的支持。许多民营企业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感恩社会,回馈社会。应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资金、物资上资助贫困村、贫困户,奉献爱心,尽到应有的社会责任。当然也不能过多地增加企业负担,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第二,抓好能干的事。民营企业帮扶贫困村,应当讲究方式方法,一味地给钱给物搞捐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当仔细讨论村情民情,发挥企业优势,找准对接点,既能让贫困村、贫困户受益,也能使企业在建设基地、进展生产上有收获,从中得到好处。近期的对接大多数只是意向性的,应当找准一些事情先做起来,尽快取得实效。第三,谋好想干的事。民营企业帮扶贫困村,应当以双羸为目标。贫困县、贫困村,各项事业,特别是民生和产业进展程度不足,提升空间很大,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对于企业来讲,农村是资源、市场、人力的宝地,而不是包袱。对于贫困村来讲,企业是外接的桥梁,进展的助推器,而不是可有可无。要谋划双赢的项目,力争建设一套搞实业、能增收的运行机制。企业通过帮扶贫困村,应当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