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必修 1:4.2《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学素材之 合作讨论 1 1.液氨是否等同于氨水我的思路:液氨是氨气加压或降温后形成的液态物质,所含的粒子是 NH3,所以液氨是 纯 净 物 。 氨 水 的 主 要 成 分 是 NH3·H2O 。 在 氨 水 中 以 分 子 状 态 存 在 的 粒 子 有 :NH3、H2O、NH3·H2O;以离子状态存在的粒子有:NH、H+、OH-,极少量的是 H+。所以氨水是混合物。 2.实验室制取 NH3,有哪些注意事项?我的思路:(1)制氨气所用的铵盐不能用硝铵、碳铵。因为加热过程中 NH4NO3可能发生爆炸性分解反应,发生危险;而碳铵受热极易分解产生 CO2,使生成的 NH3 中混有CO2杂质。 (2)消石灰不能用 NaOH、KOH 代替,原因:① NaOH、KOH 具有吸湿性,易结块,不利于产生 NH3;②在高温下能腐蚀试管。 (3)多余的氨要吸收掉(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盐酸浸湿的棉花球),避免污染空气。 (4)氨的干燥剂不能选用浓 H2SO4、无水 CaCl2、P2O5等,它们均能与 NH3发生反应。 (5)NH3极易溶于水,在制备收集、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不与水接触,以减少损失和防止倒吸现象。 (6)由于氨水受热分解可产生氨气,在实验室有时也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得到氨气。 3.判断实验装置是否有误的一般方法: 我的思路:一看主体(发生)装置是否有错:①实验是否需加热;②酒精灯部位是否有错(酒精量、外焰加热、是否缺灯芯);③仪器放置是否有错; ④夹持仪器的位置是否有错。 二看试剂是否符合实验原理(包括反应物、干燥剂、尾气吸收剂)。 三看收集方法是否有错(排水法、向上排气法、向下排气法、导管伸入的位置等)。 四看是否缺少尾气的吸收装置,对于有毒气体,一定要设计尾气的吸收装置,并选择适宜的吸收剂。合作讨论 2 1.下列几组试剂能否用于实验室制 NH3?如能,则其发生装置应如何? (1)NaOH 固体和 NH4NO3固体 (2)浓氨水和生石灰 (3)浓氨水 (4)NH4Cl 溶液和生石灰 我的思路:NH4NO3固体受热分解为 N2,不能产生 NH3;浓氨水和生石灰可以,因为生石灰可以与水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足以使 NH3迅速挥发采取固+液→气;浓氨水采取液+液气即可;NH4Cl 溶液和生石灰不行。因为 NH3极易溶于水。 2.氧化性酸和酸的氧化性概念辨析 我的思路:酸的氧化性:实质上指氢离子的氧化性,任何酸都有不同程度电离出 H+的能力,H+在一定条件下获得电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