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专制下的启蒙【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简述卢梭和康德的主要思想观点;理解启蒙的真谛;认识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源(探求启蒙思想之源),阅读与对话(阅读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文本;与启蒙思想家对话)、领悟(领悟启蒙思想的点滴)三步的方法,初步掌握解读经典思想的一种方法。(3)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源、阅读与对话、感悟启蒙思想,逐步领悟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以求得认同。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启蒙运动的影响教学难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区别与联系。三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他们高举着理性主义的大旗,在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特权主义盛行的西欧,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给尚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和希望,这就是欧洲伟大的启蒙运动。(一)探源启蒙运动什么是启蒙? 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18 世纪的欧洲人、特别是法国的知识分子,他们对社会现实强烈不满,纷纷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表达对社会的愿望和设想,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因试图摆脱迷信和蒙昧,开启人类的智慧,所以这一运动在历史上被称作“启蒙运动”。 合作探究:1.理性时代的到来是偶然的吗?(根据前面几节课及必修一、二的相关内容,总结启蒙运动的背景。)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① 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② 资产阶级的壮大③ 封建统治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的尖锐④ 自然科学的成就(二)感受理性之光1、时间: 17、18 世纪 2、性质: 资产阶级领导的以理性主义为思想武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思想:什么是理性主义?(1)“理性”的概念:人的思考和判断。强调凡事都依靠人的思考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和神的旨意。(2)理性主义的目的:保障人的自然权利。(3)实质:资产阶级要求科学、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主义。1(4)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理性。 4、主要内容: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