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戊戌变法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酝酿中的变革同步精品教案 2(改革史)【内容标准】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学习要求】1、了解戊戌变法前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史实2、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3、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本课重点】1、戊戌变法的背景2、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 【本课难点】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课前准备】1、完成《学案与测评》课前导学的填空并识记2、阅读思考题:(1)为什么要变?(2)变什么?(3)怎么变?【教学过程】戊戌变法的含义:狭义:百日维新(1898 年 6 月 11 日-9 月 21 日)广义:十九世纪下半叶,由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一场旨在救亡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它经历了从兴起(宣传维新)、发展(公车上书)到走向高潮(百日维新)共三个阶段的历程。一、大势所趋请同学们浏览课本第一目内容,并结合教学案,回答以下问题:1、如何概括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背景有哪些?2、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又是什么?(1)、 :(2)、 :已具备了变法的基本条件1、结合课本 P117 页《中日甲午战争形势图》、下面表格和《时局图》,简述十九世纪末中国面临的社会形势。1895 年《马关条约》主要条款赔巨款白银 2 亿两(清 3 年/日 4 年收入)割领土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开口岸重庆,沙市,苏州,杭州设工厂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影响: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答案:2、思考探究: 19 世纪末,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以资产阶级为主体进行的戊戌变法运动?请结合下面表格思考这一问题。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时间企业数资金额 (万元)1863—18941196801895—18987414321答案:复习回顾:十九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小结:十九世纪末,戊戌变法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有哪些?在这些社会背景中哪一个是戊戌变法发生的历史根源?二、新思想的传播(1)早期维新思想(19 世纪 60 年代)——思想基础请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代表:主要观点:作用及局限:(2)维新思想的发展(19 世纪 90 年代) 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 、 学生结合课文和所学内容填下表:维新代表维新思 想的主张思想特点康有为梁启超严 复探究 1:康有为为什么要装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