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县中学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 科 目物理课 题课型新授课设计人卫尚昆审查人卫尚昆审批人序号5-02学习目标1、了解发现万有引力的基本过程;了解众多科学家在这方面所做的探索和贡献。2、了解牛顿所做的探索,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及意义。3、学会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解决问题。学习重点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及应用。学习难点万有引力定律的使用条件的理解.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完成预习自测题目上。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3、独立完成。学 习 过 程笔 记预习案一、关于行星运动原因的猜想(在牛顿确立万有引力定律之前):(看书 P.83)英国的吉尔伯特: 德国的开普 勒: 法国的笛卡尔: 法国的布里奥: …………17 世纪中叶后:引力思想已形成,甚至有了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的猜想。二、站在巨人肩上的牛顿1、牛顿能够首先意识到苹果落地(苹果实际是代表地面附近的物 体)的原因是受到地球的引力,也就是说他首先意识到“重力”实际是地 球对物体的引力,并联想到这种引力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种引力。2、牛 顿与同时代的科学家在研究引力问题时所遇的困难:困难之一: 困难之二: 困难之三: 3、牛顿研究引力问题三大法宝:(1) (2) (3) 4、牛顿汲取了前辈科学家关于引力思想的精华,成功的克服了引力研究的三大困难。他大约在 1665 年到 1666 年进行月地检验,经过长期艰巨的工作,终于摘取了引力问题的桂冠,于 年正式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用心 爱心 专心1三、万有引力定律1 、 内 容 : 自 然 界 中 任 何 两 个 物 体 都 , 引 力 的 大 小 跟 成正比,与 成反比。2、公式: ,其中 G 叫做 ,数值为 。(G值是英国物理学家 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00 年后,在 1789 年在实验室利 用 装置测量的)3、万有引力适用范围: 4、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意义: 预习自测:1、(双项)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中,r 是 ( )A.对星球之间而言,是指运行轨道的平均半径B.对地球表面的物体与地球而言,是指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C.对两个均匀球而言,是指两个球心间的距离D.对人造地球卫星而言,是指卫星到地球表面的高度2、小计算:我们粗略的来计算一下两个质量为 50kg,相距 0.5m 的人之间的引力。并思考:为什么我们只能粗略的计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