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三维目标: 1.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2. 能力目标:鉴赏“梦游”的意境; 3. 情感目标: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 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2. 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体现他道家风骨、儒家风范。 学习难点:鉴赏 “梦游”的意境。 预习案一、文本助读1、背景介绍: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报复,但是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成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礼拜的朋友道士吴筠向唐玄宗推荐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一是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二是玄宗仅把他看做词臣,并不重用他,三是受到权贵的排挤,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他那由布衣到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唐玄宗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第二年,他在东鲁将南游吴越,写下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政治上的失意使他胸中的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二、预习自测:1、给下列横线的字注音: A、渌水荡漾清猿啼( ) B、熊咆龙吟殷岩泉( ) C、水澹澹兮生烟( ) D、忽魂悸以魄动( ) E、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 F、恍惊起而长嗟( ) G、天台一万八千丈(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A、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 ) B、云霞明灭或可睹(或许 ) C、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 ) D、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 ) E、我欲因之梦吴越(依据 ) F、渌水荡漾清猿啼(清澈; )(凄清 ) G、迷花倚石忽已瞑(天黑 ) H、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战栗 )(.使……震惊 ) I、水澹澹兮生烟(.波浪起伏 ) J、失向来之烟霞( 刚才) K、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暂且 )(等待 ) L、恍惊起而长嗟(恍然,猛然 )1探究案1、提问:“一夜飞度”表现 了什么?“见海日”、“闻天鸡”写出天姥山什么特点?明确:急切兴奋之情。高峻。 2、提问:天门打开后的景象如何?明确:光辉灿烂、壮丽非凡。 3、思考讨论:诗人为何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绘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