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追寻生命的意义》,此书是一位旧友推举给我的,拿到书时,我被它的红色亚光封面惊吓到了,舌根泛起了微微的铁锈味。其中的黑色实心圈就像一个个无尽的深渊吸引着我去书中探究。本书的作者弗兰克尔来自二战时期的奥地利,他是一位心理与精神病学家,在饱受集中营之苦后,幸运地活了下来。他还大量引用集中营的经历来完成此书。可以如此说,假如没有二战,就不会有这本书。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弗兰克尔在集中营的自传(虽然他本人并不认为这是自传),他将囚徒对于集中营生活的精神反应分为三个阶段:初入,适应,及解放后他对各个阶段囚徒行为上的不同进行精神上的解释,从而引出第二部分,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自古以来,许多中外文人学者都在思考一个宏大的命题,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很清楚这本书是作者对于意义疗法的论证,大部分都是在写生命的意义的原来意义不过我能从中得到一些思考,便通过此文来表达了。 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许多人都疲于奔命,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呢? 生命的意义是一种美好的状态。 匈牙利诗人斐多菲曾作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见自由是比生命和爱情还要重要的东西。而对于集中营的囚徒们,别说自由了,就连基本的人权都被剥夺了,他们被迫与世隔绝,见不到自己的家人,甚至被关入毒气室,面对死亡。难道这样的情形下,囚徒们就失去了生的希望吗?没有,因为他们仍旧在寻找生命的意义。 在这里弗兰克尔提到了,内心丰富的人,往往会比较乐观的面对人生的苦难。就如苏东坡,被贬海南时,还能在羊肉的剩骨中剔出山珍海味,在奔波中履行为人民服务的义务;如司马迁,在牢狱中,即使受到最耻辱的宫刑也不会轻易结束生命,因为他有完成《史记》的重大使命;又如熊顿,在与癌症抗争期间积极、乐观,著成漫画《滚蛋吧!肿瘤君》,给癌症病房送来阳光。他们都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不是学识渊博,就是有某些未完成的使命,或是为自己而活,亦或是为他人而活,他们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 作者弗兰克尔,在进入集中营的时候,被没收了一份重要手稿,他认为这份手稿的丢失,是他坚持下去的原因之一。他是个心理学家,深知习惯于丰富的知识生活且思想敏锐的人,可能会遭受很大的身体痛苦,但是他们的内心则较少受损害。所以就算他不太健壮,也活了下来。 生命的意义在于受难。 托斯绥夫斯基曾经说过:我所惧怕的只有一件事情:他们的难受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