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第2课时 人口迁移、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训练试题VIP免费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第2课时 人口迁移、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训练试题_第1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第2课时 人口迁移、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训练试题_第2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第2课时 人口迁移、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后训练试题_第3页
第2课时人口迁移、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考点题号人口迁移1、2、3、4、9、10、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5、6、7、8、11、12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015上饶质检)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与迁出率的差,正数表示人口净迁入,反之为净迁出)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有关我国部分省区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江西净迁入人口数增加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④贵州人口净减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A.引起北京、天津城市用地面积增加B.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C.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D.加剧了北京、上海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解析:1.C2.A第1题,读图可知,江西人口净迁移率为负的,说明人口以迁出为主,迁出人口数量增加,①错;人口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与机械增长率之和,图中天津人口净迁移率和自然增长率都为正值,而四川人口净迁移率为负值,结合数值可知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②对;从图中可以看出广东人口自然增长率远大于人口净迁移率,故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③对;贵州人口自然增长率远远大于人口净迁移率,所以人口净增长,④错。第2题,图中北京和天津人口净迁移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都为正值且很高,人口增长快,会引起北京、天津城市用地面积增加。(2014兰州模拟)人类迁移行为决策的产生,是由于迁移者认为在目前自己居住区位以外的某一区位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意愿。如图示意某区域境内的移民迁移情况。据图回答3~4题:3.在不同迁移类型中,受距离远近影响最小的是()A.移民B.农业或家务职业C.非农业职业D.政府或管理职业4.有关移民迁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B.只能逐级流向高一等级城市C.只能就近流向较高等级城市D.受特殊因素影响出现偏移现象解析:3.D4.D第3题,从图中看出随着距离的变化,政府或管理职业迁移所占比重波动最小。第4题,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移民主要迁移方向为从中小城市流向大城市,但并不全是逐级流动、就近流动,受某些特殊因素(如婚姻、家庭等)影响,移民可能向中小城市迁移。(2014济宁模拟)—下图是我国基于密度分级的人口面积比重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显示()A.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为人口密度高值区B.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高值区C.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为100~15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D.人口密度越大,其所占的人口比重也越大6.图中K处最可能位于()A.长江三角洲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东北平原解析:5.B6.A第5题,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综合分析图中两个要素可知,人口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大于300人/平方千米的区域。第6题,K地区面积较小但人口密度大,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也较小,说明经济水平很高,人口稠密,在四个选项中,最可能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2015邯郸高三摸底)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区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7~9题:7.该省区是()A.四川B.新疆C.陕西D.贵州8.关于该省区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②城市人口净增超过1000万③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④省内人口迁移规模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9.该省区十年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频繁B.劳务输出数量增加C.生态环境恶化D.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解析:7.A8.B9.B第7题,据人口数量即可判断该省区为四川。第8题,据图文数字可知该省区目前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数量=人口总数×城市人口比重,结合图中数据经计算可知城市人口净增不足1000万;四川人口分布不均,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少,东部盆地人口稠密;城市人口增长快,说明省内人口迁移规模大。第9题,该省区常住人口数量减少,主要与人口迁出有关。(2015北京市西城区质检)深圳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最迅速的城市。读下列图表,回答10~11题:10.深圳市非户籍人口比重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济因素B.生态环境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11.深圳市提高未来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