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背景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进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阔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别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进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根据 2025 年中国 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约 5800 万人,其中 14 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 4000 多万人。和 2025年相比,2025 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 2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报告显示,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学龄前(0―5 周岁)、小学学龄(6―11 周岁)、初中学龄(12―14 周岁)和大龄(15―17 周岁)4 个年龄组占总体的比例分别为205%、385%、20.84%和 127%。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约 3000 多万。在全部农村留守儿童中,男孩占 571%,女孩占 429%,男女性别比为114:75。据介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十分集中,而且多数居住在中南各省。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 6 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超过半数,达到 52% 。而根据权威调查,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 5800 万人。5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 7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离手儿童的心理和身心健康,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调查时间 三、调查地点 四、调查人员 五、调查目的 了解留守儿童的各个方面,从而更深刻、全面的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压力。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对他们生活环境的了解,就更能体会到他们所面临的压力。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去帮助他们,让他们也能感觉到社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