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资助育人工作总结 “”“”助困 与 育人 相结合,构建公平、高效、操作性强的 资助体系 在校园金秋助学推动师生结对子助学活动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高校资助工作是高校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有效途径,资助的不同类型和途径有不同的育人功能,高校资助工作有其特别性,因而资助工作要与育人工作密切结合,高校资助工作要找准思想教育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各种资助政策的不同育人功能,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通过资助工作开展育人教育,使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诚信、自立、自强、感恩等优秀品质。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贫困生的政策体系。这些资助方式在资助贫困生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每种方式在发挥其独特效能的同时也不可避开地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何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而急迫的课题。对此,高校助学工作应更新资助理念,从法律规范管理和实“”“”践运作两方面构建公平、高效、操作性强的 助困 与 育人 相结合的资助体系,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在逆境磨砺中健康成长。 一、切实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要求把解决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提高到仔细实践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高度来认识。近年来,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数量也随之上升,目前有 3826 人被列为校级经济困难学生,这部分学生能否安心学习和顺利完成学业,关系我校改革、进展和稳定的大事。各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支持、配合做好这项工作。 第二,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指出,要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资助工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就是解决最大的实际问题,生活问题解决了,学生才能放下思想包袱,才能安心学习。 第三,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救助弱势群体,古已有之,今日我们在这里召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大会,是在实际行动上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团结互助为”荣 。同时,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使贫困家庭的孩子能读书,缓和了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