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数学新课程解读重点解读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 2025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就是咱们常说的“新课标”)。新课标聚焦进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对重大主题教育进行了整体规划和系统安排。 文件很长,信息量也很大,事关每一位学生和家长。为了方便大家迅速 get 文件中初中的核心要点,今日周老师来给大家做详细解读,保证你不错过任何一个重点。 新课标有哪些变化? (1)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抽象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 ; ②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运算能力、推理能力; ③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 2025 年提出的核心素养,删除了数感和符号意识,这两部分内容已经成为在小学阶段需要培育的核心素养。 相较于小学,初中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更抽象、更侧重能力。比如: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理解数的意义,基于具体问题进行数量关系的比较及数的运算,较为具体;而初中阶段则更加强调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核心问题,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 在初中阶段,新课标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具体知识,更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能够合乎逻辑地论证数学的基本方法与结论,更鼓舞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模型分析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课程内容的变化趋势 在学习内容方面,初中阶段的数学依旧是四个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举个例子,课标变化引起题目的变化: 尺规作图,旧版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基本作图技能,新版课标对尺规作图的注解为利用无刻度直尺和圆规进行作图,题目难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几何基础才能顺利解决此类问题。 (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 2025 年课标,在原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上,提出新的要求,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形成阶段性评价的主要依据,采纳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方式,鼓舞学生自我监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在学业水平考试方面,新课标特别强调如下两点: ①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命题; ②坚持素养立意,适当提高应用型、探究性和综合性试题的比例,在题目设置方面,要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实现对核心素养导向的义务教育数学学业质量的全面考察。 基于新课标的学习建议 (1)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抛开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思考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