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_第1页
1/1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_第2页
2/1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_第3页
3/1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下面我就根据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教学手段、说教学过程设计和说学案五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简介: 这首诗被 xx 在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写于公元 761 年。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落到四川。760 年春天,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处。可不幸的是第二年的秋天,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学好本诗能对我国古代诗歌名篇多一分认识,更能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本诗为七言古诗,但诗篇中的句型打破七言和骈偶的形式束缚,兼用长短句,便于刻画形象和抒发感情。通过形象的语言呈现鲜亮画面,寓情于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值得鉴赏和学习。 2、教学目标简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进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而对诗词的学习,新课标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结合本单元的特点,我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能力目标:培育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 3、文章思路及重点难点简介: 这首诗,诗人先以铺陈叙述的笔法逐层推动,由狂风破屋到群童抱茅再到长夜沾湿,极写个人的不幸;蓄势既足,陡然转笔,又以抒情议论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愿望,表露出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当中。 教学难点:对“长夜”的理解;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二、说学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 15 岁左右的孩子,他们成长在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定有一定难度。而且学生群体中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老师必须灵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说课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