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一轮考试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为了准确把握考试的方向,有效落实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现对今年生物一轮考试试卷及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仅供各位同行参考。一、试题的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的考查这次的试题秉承了以往试题的一贯特点,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如第 1、2、7、8、、13、14、16、17、20、24、32 题等,同时也非常关注生物学核心知识和重点内容的考查,如生态系统、显微镜的使用、开花结果、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人体五大系统(循环、神经)、遗传变异、传染病、进化等内容,有的知识考查形式有所变化,例如 31 题回顾知识总结补充填空,对生态系统的考查让学生补画食物链,对生物的遗传变异考查时让学生完成遗传图解(用染色体、基因和箭头表示)。2、强化学科内相关知识的综合性从试卷来看,简答题、探究实验题型中的每道题都不是仅仅考查一个知识点,大多涉及到同一知识块中的若干知识点或几个知识块中的若干知识点。如 31 题的考点有七年级上册的植物体的构成、七年级下册的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呼吸、消化;又如 34 题,既考查了七年级下册的人体内物质运输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又考查了人体的营养;31 题、34 题、35 题等都有相当的综合度。可见试题虽然是基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3、加大了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力度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生物实验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生物实验不仅可以培育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有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试题加强了实验考查的力度,共占 18 分,本次实验题的考查强调基础实验,注重实验分析,对实验题的设置主要从实践或实验的主题活动中考查实验原理、装置和操作、实验的功能和操作目的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 科学探究的考查是生物学科考试的一个难点和热点。试题的形式是根据实验方案分析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以及推测实验探究的问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设计实验的能力。5、结合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 试卷注重生物与现实的对话,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学生生活,注重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大都采纳与现实生活、生产实践相关的情境进行设问,如第 5 题,将鲜蒜腌制成糖醋蒜的原因;第 12 题,收获的粮食成堆发热的原因;第 18 题,分析人体的异常生理状况;第 29 题,外出游玩...